隨著2025年版《中國藥典》的正式實施,藥用鋁箔作為藥品包裝的核心材料,其物理性能檢測標準迎來全面升級。通則4055《藥用鋁箔物理性能測定法》明確將耐破強度列為關鍵指標,通過科學量化鋁箔的抗外力沖擊能力,為藥品包裝的密封性、阻隔性及儲存穩定性提供技術保障。本文將從標準要求、測試方法及EBST-02全自動耐破強度測試儀推薦三方面展開解析。
1. 檢測必要性
藥用鋁箔在藥品包裝中承擔著阻隔氧氣、水蒸氣及光線的核心功能,其耐破強度直接決定了包裝在沖壓成型、運輸及儲存過程中的抗壓能力。若耐破強度不足,鋁箔可能因機械應力導致破裂,引發藥品污染、失效甚至企業合規風險。例如,某藥企曾因鋁箔耐破強度不達標,導致批量藥品在運輸途中因包裝破損被召回,造成重大經濟損失。
2. 2025版藥典標準要點
通則4055對耐破強度測試提出以下技術規范:
試樣要求:尺寸≥70mm×70mm(部分標準允許40mm×40mm),表面無折痕、裂痕或損傷,每批次取3片試樣測試。
測試環境:溫度15℃~50℃(推薦恒溫23℃±2℃),相對濕度≤80%,避免材料性能波動。
加壓速率:95±5 mL/min(符合ISO 2759、GB/T 454-2020標準),模擬實際應用中的動態負荷。
夾持力:≥430 kPa(可調,最高不超過1200 kPa),確保試樣與膠膜密封性。
合格標準:每片試樣破裂強度≥98 kPa(YBB00152002-2015標準),部分場景(如高厚度鋁箔)推薦≥200 kPa。
數據記錄:取3片試樣算術平均值,剔除偏離均值>10%的異常數據,確保結果可靠性。
1. 測試原理
基于彈性膠膜凸起法,通過液壓系統對鋁箔試樣施加均勻壓力,直至試樣破裂,記錄最大壓力值(單位:kPa)。該原理模擬了鋁箔在包裝沖壓、堆碼等場景中的實際受力情況,確保測試結果與實際應用高度相關。
2. 操作流程
以山東泉科瑞達EBST-02全自動耐破強度測試儀為例,測試步驟如下:
試樣制備:裁剪70mm×70mm鋁箔試樣,確保表面平整無損傷。
設備校準:使用標準砝碼校準壓力傳感器,檢查液壓系統密封性(1分鐘內壓降<10%Pmax)。
試樣裝夾:將試樣置于上下夾盤之間,黏合層面向彈性膠膜,調整夾持壓力至430~1200 kPa。
液壓加載:啟動液壓泵,以95±5 mL/min速率向膠膜供油,膠膜逐漸凸起并帶動試樣變形。
破裂檢測:試樣破裂時,高精度傳感器(分辨力0.01 kPa)實時記錄最大壓力值,并通過觸摸屏顯示。
數據輸出:系統自動計算平均值,生成包含壓力曲線、測試條件及合格判定的報告,支持數據存儲、調檔查詢及微型打印機輸出。
1. 設備技術優勢
高精度測量系統:測量范圍50~1600 kPa,示值分辨率1kPa,滿足薄型鋁箔至復合鋁箔的全品類檢測需求。
智能控制與自動化:7寸高清觸控屏實時顯示壓力曲線,支持一鍵啟動、自動校準及數據追溯,單次檢測效率提升,杜絕人為操作偏差。
標準化適配性:符合GB 12255-90、YBB00152002-2015、ISO 2758等國內外標準,支持藥企通過GMP認證。
多重安全保障:防滑夾盤(螺紋/同心槽結構)、過壓保護及高密封液壓系統,確保測試穩定性與操作安全。
擴展功能:可加購專業GMP計算機通信軟件可選實現數據溯源、多級權限管理、審計追蹤、電子簽名等功能.
2. 行業應用案例
藥包材生產企業:某鋁箔廠商通過EBST-02反饋的應力-應變曲線,發現退火溫度波動5℃會導致耐破強度標準差從8kPa增至15kPa。優化溫控系統后,工藝穩定性提升至±2℃,產品合格率提升15%。
制藥企業:某藥企利用EBST-02篩查鋁箔材料,發現某批次耐破強度不足(平均值85 kPa),及時更換供應商,避免了潛在的質量風險。
第三方檢測機構:作為藥檢中心核心設備,EBST-02為行業標準修訂提供精準數據支持,其檢測結果可直接用于標準驗證。
2025版《中國藥典》通則4055的實施,標志著藥用鋁箔耐破強度檢測從“經驗判斷"邁向“量化精準"。山東泉科瑞達EBST-02全自動耐破強度測試儀憑借其高精度、高自動化及全流程合規性,不僅滿足了國內外法規的合規性需求,更為藥包材行業提供了從質量控制到工藝優化的全鏈條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