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粘帶作為一種廣泛應用于包裝、電子、醫療等領域的材料,其持粘性是衡量其性能的重要指標之一。GB/T 4851-2014《膠粘帶持粘性的試驗方法》對膠粘帶持粘性的測定進行了詳細規定,山東泉科瑞達作為專業的檢測儀器制造商,推薦使用其生產的膠粘帶持粘性測試儀,以確保測試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GB/T 4851-2014《膠粘帶持粘性的試驗方法》是中國國家標準,旨在通過量化膠粘帶在持續負荷下的抗位移能力,為包裝、電子、汽車、醫療等領域提供科學的質量控制依據。該標準明確了膠粘帶與基材在平行恒荷載下的粘接性能測試流程,覆蓋了從試樣制備到結果分析的全鏈條技術要求,是保障產品安全性和可靠性的關鍵規范。
1. 試驗環境與材料要求
環境條件:溫度23℃±1℃,相對濕度50%±5%,試樣需在此條件下平衡24小時,消除環境應力對測試結果的影響。
試驗板材質:采用0Cr18Ni9或1Cr18Ni9Ti不銹鋼板,表面經粒度P280耐水砂紙打磨處理,確保表面粗糙度符合標準要求。
壓輥規格:直徑84mm±2.5mm,寬度45mm±1.5mm,表面覆6mm厚邵氏A型硬度80°±5°的橡膠層,質量2000g±100g,滾壓速率10mm/s±0.5mm/s。
2. 試樣制備與操作流程
試樣裁取:從膠粘帶卷中心裁取寬度12mm±0.5mm(或24mm)、長度約150mm的試樣,去除外3-6層后以500-750mm/s速率解卷,避免解卷力過大導致試樣變形。
粘貼與滾壓:將試樣粘貼于試驗板一端中心,用壓輥以自身質量沿長度方向來回滾壓一次,確保試樣與試驗板緊密貼合,排除空氣。
加載測試:將試驗板垂直固定于試驗架,在試樣自由端懸掛1000g±5g砝碼,記錄試樣從試驗板脫落的時間。若脫落時間超過4小時,需采用位移法測量試樣在24小時內的滑移距離。
3. 數據處理與結果判定
結果計算:取至少3個試樣的脫落時間對數值(常用對數或自然對數)的算術平均值,再求逆對數得到最終結果。
合格判定:根據行業標準或產品要求,設定最小脫落時間閾值。
1、試驗原理
把貼有試樣的試驗板垂直吊掛在試驗架上,下端懸掛規定重量的砝碼,啟動試驗開始計時,試樣在砝碼重力下被拉脫時計錄整個脫離的時間來衡量膠粘帶抵抗拉脫的能力;亦可測試經過指定時間后試樣粘脫的位移量進行膠粘制品持粘性評定(人工測量)。
2、產品特征
具備密碼登陸、支持四級用戶權限管理功能;
采用工業級觸控屏設計,一鍵式操作,簡便智能;
6工位測試,可選裝微型打印機;
提供時間法、位移法(可訂制)等多種試驗模式;
試驗板和測試砝碼嚴格按標準設計,確保數據準確;
具有數據自動存儲、掉電自動記憶功能,防止數據丟失;
逾千條試驗數據,滿足大數據量存儲的需求;
自動計時,配合品牌感應開關,在砝碼下落時快速停止計時,精確性與穩定性高;
自動統計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對數還原值;
通過使用山東泉科瑞達的膠粘帶持粘性測試儀,可以高效、準確地完成膠粘帶的持粘性測定,確保其在各種應用場景中的性能穩定。這不僅有助于提高產品質量,還能增強市場競爭力,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持